提及浙商,人們往往被其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、敢爲人先的創新精神所震撼。
走近浙商,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他們的另一種面貌:興業報國的擔當,回報社會的責任。責任,體現在對環境友好,體現在公益慈善,體現在用創新的方式參與社會治理。故事、理念、經驗,勾勒出一幅浙商社會責任群像。
由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出品、都市快報快公益策劃、浙江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支持的“浙商·責任之魅”系列訪談于近期推出,傾聽浙商對“責任”的思考和行動,展現他們未來對“社會責任”描繪的藍圖。
【本期嘉賓】
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輪值主席,
海亮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 曹建國
01
2017年,浙商總會成立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,海亮集團是最初的6家成員單位之一。2019年,海亮集團董事長、黨委書記曹建國當選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的輪值主席。不光是海亮的社會責任問題,他現在思考的,還有如何梳理、整合、展現整個浙商的社會責任與公益力量。
Q:海亮如何依托有色金屬産業踐行社會責任?
曹建國:在海亮看來,社會責任不僅是公益慈善,更重要的是對于引領行業發展的責任,而且這個責任比公益慈善具有更強的意義。
曹建國覺得,在國内有色行業,海亮牽頭制定相關行業标準,帶好頭,引領這個行業發展,也成爲了一種責任,“比如銅管的能耗标準就是我們制定的,後來上升到國家強制性标準;我們國家的銅加工安全生産規範等,也都是海亮起草的。
走出國門後,海亮在美國、德國、西班牙、法國、泰國、越南等國家都有布局。“我們是按照國家'一帶一路'倡議的思路去發展的”。曹建國說,不僅是把經濟發展帶出去,也把社會責任帶出去。
在海亮看來,社會責任不僅是公益慈善,更重要的是對于引領行業發展的責任,而且這個責任比公益慈善具有更強的意義。
▲ 海亮的有色金屬産業
02
Q:海亮爲什麽會轉向基礎教育?
曹建國:實際上這跟海亮集團董事局主席馮海良爲什麽要辦企業有一定關系。他有這樣一個理念:人生的價值不能以他所擁有的财富來衡量,而隻能與他對社會的貢獻劃等号,海亮努力把對社會貢獻的最大化,作爲永恒的追求。這也促使了海亮進入教育領域,并持續發力。
如今,在海亮集團一年的營收中,教育隻占小部分,但分量很重。“我們做教育的初心不是有多少盈利。”曹建國說,海亮集團在制定發展戰略的時候确定,教育事業優先發展,要辦百年名校。
2008年,汶川地震,海亮集團捐款955萬元,第一時間在青川建了一所希望小學。當時災情牽動全國人民的心,海亮還認養了27名地震災區貧困學生,把他們帶到浙江,在海亮教育旗下學校裏免費學習,培養他們成長成才。
這次突發事件中的善舉,給了海亮一個啓發:不僅是地震等災難造成的困難群體,全國還有更多因爲各種原因辍學、失學的孩子或者享受不到優質教育資源的優秀貧困學生。于是,海亮慈善基金會相繼啓動了“海亮·雛鷹高飛”孤兒培養工程、“海亮·貧困少年英才”培養工程等公益慈善項目,無償培養至大學畢業。“學成後,無任何附加條件,如果你願意回海亮工作,我們當然更歡迎。”
目前在海亮上學的“雛鷹”有190多位、“少年英才”有70多位,其中雛鷹們的家,叫"幸福院"。那裏原來是海亮爲當地孤寡老人建的敬老院,老人的數量沒有那麽多,就改成了孤兒們的新家。海亮的高管和黨員志願者與孩子們結對,從情感上給予孩子們更多溫暖和關懷。
03
Q:海亮是怎麽做特殊教育的?
曹建國:光是融合教育還不夠,我們已經作出決定了,接下來要針對這些自閉症孩子走向社會後怎麽辦。于是我們提出全生命周期融合。
2017年,海亮決定把特殊兒童教育作爲重點項目。融愛學園就位于海亮最早辦學校的地方,以自閉症兒童矯正爲主。目标很明确,自閉症要徹底治愈是沒有可能性的,但通過矯正教育,可以讓他更好地融入社會。
▲ 融愛學園
除了自閉症,海亮還關注腦癱、智力障礙、聽力障礙的兒童,幫助他們進行康複。“這些青少年,他們的生命還長着,如果有康複的可能,這個社會意義更大。”
2020年1月10日,海亮集團向浙江海亮慈善基金會捐贈1億股海亮股份股票,并向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完成過戶登記手續。這筆捐贈,将主要用于自閉症兒童的康複以及自閉症兒童困難家庭的幫助。
因爲這一份情懷和捐贈,讓海亮的特殊教育有了良好的開端。然而,光靠輸血是不行的。曹建國說,最後還是要靠企業經營的手段,使其良性循環,既有社會效益,又有良好的經濟回報。
▲ “江幹區特殊兒童康複指導中心”落戶海亮
04
Q: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未來有什麽規劃?
曹建國:我們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可以在變化當中發揮更好的作用。這個作用不光是改善這種生态,爲大家提供好生态,更要倡導大家一起集結成一股更團結的力量。
“這是一個由在公益慈善方面志氣相投的人聚集在一起的浙商平台,大家的價值取向是一緻的。”曹建國說,這将是一個慢慢凝聚力量的過程。
2020年,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有這樣幾件事要做:發布浙商社會責任報告;推出“浙商·責任之魅”系列訪談;與浙商總會大健康委員會合作,關注心肺複蘇等健康領域的公益項目。
05
Q:海亮慈善基金會是如何運作的?
曹建國:我們一個最大的要務還是把企業先發展好,企業發展好了,每年有足夠的能力來做支持。對于海亮慈善基金會,我們有一個想法,一方面要繼續做好公益事業,第二方面也想像社保基金一樣去做一些投資,通過投資來維持自身發展。
Q:您對社會責任的理解是怎樣一步步發展的?
曹建國:我們理解中的公益慈善,由過去簡單地對一個弱勢群體的資助,慢慢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,到後來把公益慈善作爲我們事業的一個發展方向。
(供稿:浙商總會公益慈善事業委員會)
下一篇:海亮智造:打造有色材料全球标杆
返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