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:海亮报 - 2015年十二月 - A版

报刊分类

海亮报
版面导航 A版 B版 C版 D版

“工匠精神”永不过时

□ 本报评论员

    时下,提工匠精神并非偶然。前不久,国务院印发了《中国制造2025》,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。而海亮集团作为一家以制造业起家发展的企业,理所当然要实施这一战略,持续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占领技术制高点。然而,要作为领军企业之一发出中国制造业的最强音,自然不能缺少工匠精神。

    何谓工匠精神?工匠精神就是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,不断改善自己的公益,追求完美和极致,把自己创造的产品品质从99%提高到99.99%,并力争达到100%。当然,这里的产品不仅仅指有形的产品,它还包括创意、设计、服务等,泛指每一项工作。

    不可否认,在当今这个习惯了“快”字优先、个性优先的时代,工匠精神很大程度上被一些人所遗失、他们过多地追求短、简、快,讲究个人利益的快速、舒服和任性,而忽略了 精、准、美,缺少爱业、敬业、勤业、精业的态度。他们在工作上遇到一点苦、一点累的时候就想:反正就那么点工资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是更舒适惬意吗?在细节处理方面,不是想方设法地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,而总是认为,大不了重新做过。如果没有硬性的规定,他们每天“朝九晚五”可以将一项一天能完成的简单工作,用四五天才完成。而且,马虎、懒惰,从不会主动想办法改进工作方法。有时遇到了不喜欢的工作,或者不是自己擅长的工作,没有一点挑战心态,只有抱怨,要么推脱“这个工作不归我管”,要么拘泥于个体小利益,不从大局思考问题……这些都是缺少工匠精神的表现。

    有位知名的管理学者说过,打工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良好的打工心态。在今天这个商品经济时代,很多人的梦想都是从打工开始,他们正因为有了良好的打工心态,于是他们当中有些人成为了老板,有些成为打工“贵族”。如果,我们在工作中没有一丝不苟的态度,没有创新的意识,没有主人翁的高度,迟早有一天将“无工可打”。也许,因为你的小聪明,可以让你少做些事情,少承担一些责任,少一些压力,你赚到了。但是,你是否想过,在这混得“风生水起”日子里,你是否也在消耗你最宝贵的时间。等你幡然醒悟时,已错过了最佳创业、精业的时候,只能哀叹一声,蹉跎了岁月。

    因此,在我们工作中还是要多一些“工匠精神”,少一点“投机心理”,多一些“爱岗敬业”,少一点“浮躁马虎”。有了工匠精神,我们将从“要我做”变成“我要做”,能主动、扎实、快乐地将工作做好。当你把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去完成,并不能把一项工作做好;只有充满激情、大胆、创新、专业、敬业,才有可能把工作做得出色。

    工匠精神并非一句口号,也不是世俗之外的阳春白雪,它取决于你的心态。只要你愿意,你就可以拥有。即便在普通的岗位,每天重复做着相同的工作,如每天认真执行每一步流程,将工作做到百分百,就是工匠精神的体现。如果每天能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改善,每天力争进去一点,也是工匠精神。小事每日重复做,并且能做到极致,这就是强者。

    海亮正是有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强者,具有工匠精神的员工,才能从一家以16万元起家的作坊式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685亿元、年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、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13位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3位的国际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。

    工匠精神对于海亮来说,是宝贵的财富,是勤奋勤勉和创新创造的融合,是精益求精和尽善尽美的融合。我们的主业是有色金属、地产建设、农业食品、环境保护、基础教育、金融服务,如若遗失了工匠精神,将滞缓企业的发展。我们要力争进入世界500强,成为全球知名企业,就离不开“工匠精神”的支持。

“工匠精神”也永不过时!

诞生于1989年的海亮集团,乘改革开放之天时,借浙江先发之地利,聚勠力同心之人和,成就了一个中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、由大变强的典范。集团管理总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,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3家、员工2万余名,总资产超570亿元,产业布局12个国家和地区,营销网络辐射全球。2019年,集团营业收入1879亿元,综合实力位列世界企业500强第468位、中国企业500强第117位、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4位。旗下的海亮教育集团是国内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基础教育集团、中国民办基础教育的标杆,海亮股份在亚洲、美洲、欧洲设有19个生产基地、是全球铜管棒加工行业的标杆和领袖级企业。